2008年7月24日 星期四

全面繁榮的宋代繪畫

全面繁榮的宋代繪畫

人物畫

武宗元﹙?~1050年)的宗教畫︰宗法吳道子,曾在開封、洛陽等地畫了大量寺觀壁畫。現存傳為他畫的《朝元仙仗圖》(紐約王季遷藏)是一卷壁畫粉本小樣,畫有南極天帝君和東華天帝及其金童、玉女、神王、力士等部眾,共有八十餘人。衣紋用圓渾磊落的蓴菜條描法,仙樂一段衣袂飄舞氣氛歡快,尤顯示出吳帶當風的特色。
李公鱗(1049~1106 年),他的人物畫不僅能表現出不同階層的共同特點,還能畫出不同人物的個性和情態。在線描上極具功力,特別是把過去僅只作為粉本的白描畫稿確立為白描創作,貢獻尤大。傳世可靠真跡有《五馬圖》、《臨韋偃牧馬圖》;台北故宮博物院的《免冑圖》、《維摩像》可能均為傳本。
梁楷,南宋寧宗時的畫院待詔,擅長減筆人物畫,著名作品有《潑墨仙人圖》(台北故宮博物院)、《李白行吟圖》。


風俗畫

畫家和作品均相當多,較有名的如︰
張擇端(12世紀)的《清明上河圖》(局部,另圖,北京故宮),絹本,墨筆淡著色,長527.80公分,高25公分.全卷以全景式構圖,嚴謹精細的筆法,展現出北宋都城汴梁梁河沿岸及東角門裡市區清明時節的風貌,不僅具有藝術價值,且有高度的歷史文獻價值。
此外,蘇漢臣的《秋庭戲嬰圖》(台北故宮博物院);李嵩的《貨郎圖》;李迪的《風雨歸牧》;均具特色。


北宋的山水畫

北宋的山水畫達到寫實主義的最高潮水平,成就輝煌,重要畫家如︰
李成(919~967年),生活於五代宋初政局動盪之際,有志未伸,乃放意於詩畫,以畫寒林平遠著稱。從傳為他畫的《晴巒蕭寺圖》(美國堪薩斯納爾遜畫廊)、《窠石讀碑圖》中可見其風格特色。
范寬(約 950~1027),北宋畫家,為人處世寬厚,長期居留於太華、終南諸山,體驗山川美景。最著名代表作《谿山行旅圖》(台北故宮博物院),以峻偉屹立的大山,一瀉千尺的瀑布,路邊淙淙溪水及山路上的驢隊行旅,真實地畫出北方山川之壯美,令人如身臨其境。
郭熙(11世紀),取法李成,博採眾長,對山川自然有著敏銳的感受,善於描繪雲煙出沒、峰巒隱顯之態,傳世作品以《早春圖》(台北故宮博物院)最有名,敏銳地畫出冬去春來、大地復甦的細緻變化,山間霧氣浮動,陽光和煦,穿插以行旅待渡等活動,傳達出欣欣向榮的感覺。與其子合著《林泉高致集》,闡述山水畫的理念、技法和美學觀念,標誌著山水畫已進入成熟階段。


南宋四大山水畫家

山水畫在北宋達到成熟的寫實主義風格後,南宋畫家試圖技巧創新,以抒情為目的的所謂偏角山水創造新意境。畫家已不再講求山川形式的「完整性」,往往是突出某一個局部,加以集中和強化的描寫,來代替「全景」。筆觸也更大膽潑辣,水墨的成分發揮得更加充分。代表畫家如下︰
李唐(約1048~1130),山水取法荊、關、范寬而有所變化,布局多取近景,突出主峰或崖岸,山石作大斧劈皴,積墨深厚,開南宋山水畫新貌,傳世最有名作品是《萬壑松風圖》(台北故宮博物院)、《採薇圖》。
劉松年(12~13世紀),工山水人物,又精於界畫,擅長畫西湖風景、貴族庭園及文人雅士的生活。代表作《四景山水圖卷》、《羅漢圖》(台北故宮博物院)。
馬遠(12~13世紀),發展李唐的畫風,以雄健的大斧劈皴畫奇峭堅實的山石峰巒,以拖枝的多姿形態畫梅樹,尤善於在章法上大膽取捨剪裁,描繪山之一角、水之一崖的局部,畫面上流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觀,表現空濛的空間及濃郁的詩意,因此時人稱為「馬一角」。傳世代表作《雪灘雙鷺圖》(台北故宮博物院)、《寒江獨釣》、《華燈侍宴圖》。
夏圭(12~13世紀),用筆蒼老,水墨淋漓,點景人物筆簡神全,寥寥幾筆而神態迴出。山水構圖也喜大膽剪裁,突破全景而僅畫半邊之景,時人稱為「夏半邊」。傳世作品有《溪山清遠圖卷》(台北故宮博物院)、《西湖柳艇圖》、《山水十二段》(今僅存四段)等。


花鳥畫

兩宋是古代花鳥畫寫實主義最成熟的時期,畫家們仍堅持身臨自然觀察花鳥情態,作為創作構思的基礎。精密不苟的工筆花鳥畫攀上新的高峰後,水墨寫意的文人畫也開始發展,把自然屬性與道德品格相聯繫起來,創造出大量風格不一的優秀作品。重要名家如下︰
崔白(11世紀),活躍於北宋仁宗、神宗之際,善於表現在不同季節自然環境中花鳥的運動變化及互相關聯,如《雙喜圖》(台北故宮博物院)中,在肅殺秋風中飛鳴的山鵲和被掠擾的野兔;《寒雀圖》中,嚴寒氣候中依縮枯枝的麻雀等。

宋徽宗趙佶(1082~1135年),作為皇帝是太昏庸了,作為藝術家則很好。他大力擴充畫院,興辦畫學,搜羅、鑒定宮廷藏畫,編《宣和畫譜》。畫院內一時人才濟濟,成為中古宮廷繪畫最為興盛的時期。後世很多作品傳為他所作,但風格不一,似難斷定,例如《山禽臘梅》(台北故宮博物院)確定是他的作品。
南宋宮廷花鳥畫家優秀者不少,如李中安的《草卉秋鶉》;林椿的《果熟來禽》;李迪的《雪樹寒禽》;毛松的《猿圖》等,都有很高的藝術水平。
文人士大夫梅竹畫︰北宋中後期文人士大夫繪畫形成了獨特體系,他們的繪畫抒情寄興,狀物言志,不完全拘泥於形似格法,多好水墨寫意,愛畫梅竹,以表現高潔品格,審美趣味與精工的院體畫風不同。例如︰

文同(1018~1079年)的《墨竹》(台北故宮博物院)。
揚補之(1097~1169年)的《墨梅圖》。
趙孟堅(1199~1264年之後)的《墨蘭圖》等。
法常(13世紀),號牧谿,擅長畫水墨寫意花鳥,畫法粗率簡勁,人稱之為「禪畫」,著名作品如《觀音、猿、鶴》;《六柿圖》(日本京都龍光院藏),常為現代設計家引用的絕佳構成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