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7月24日 星期四

王安石

王安石(1021年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號半山,封荊國公。中國江西臨川人,北宋政治家、思想家。也是著名文學家,唐宋八大家之 一。歐陽修稱讚王安石:「翰林風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憐心尚在,後來誰與子爭先。」有《王臨川集》、《臨川集拾遺》等存世。其亦擅長詩詞,流 傳最著名的莫過於〈泊船瓜洲〉裡:春風又綠江南岸,明月何時照我還。

生平

王安石生於撫州 (今屬江西),出身官宦之家,父親為王益,于宋仁宗慶曆二年(1042年)考中進士第四名。嘉祐三年(1058年),向宋仁宗上萬言書針砭時弊、要求改革。1069年宋神宗時任參知政事,推出了青苗法、農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新法。1070年升任宰相。由於新法中關於土地改革影響到地主與相關的官僚,變法遭到他們的強烈抵制,在民間由於改革推行難度大,反而對一般民眾的生活產生不利影響,又遭到知識分子的敵視。使得他在民間形象一直不佳。在1074年、1076年兩次被罷免職務。宋神宗死後,原反對派司馬光(曾因與王安石政見相左而被排擠)任宰相,幾乎廢除了所有法案。變法失敗后,退居江寧(今江蘇南京)。

20世紀俄國共產黨領導人列寧稱讚他為「11世紀的改革家」。

王安石為人特立獨行。據載,他常不梳洗就出門會客,看書入神時則會隨手拿東西吃,吃了魚食也不知道。署名蘇洵但普遍認為是偽作的《辨姦論》就是影射王安石的,其中寫道:「夫面垢不忘洗,衣垢不忘浣,此人之至情也。今也不然,衣臣虜之衣,食犬彘之食,囚首喪面而談詩書,此豈其情也哉?」蘇軾和王安石也歷來不睦,王安石喜好驚人之言,蘇軾曾作文譏諷。民間也有不少兩人鬥智的故事。元佑元年(1086年),王安石去世,司馬光曾說:「介甫文章節義過人處甚多,……方今……不幸謝世,反覆之徒必詆毀百端,……朝廷宜加厚禮,以振浮薄之風。」。

歷史評價

《登飛來峰》

飛來山上千尋塔,聞說雞鳴見日昇。
不畏浮雲遮望眼,只緣身在最高層。

王安石推行的變法,歷史上的評價多有不同。北宋時期,其反對派就以修史的方法進行批評,朱熹罵王安石為「敗國殄民」、「學術不正」。到了南宋,再次通過修史的方法對其改革進行定性,指出王安石變法使得北宋王朝遭到滅亡,有說法指出是南宋朝廷為了推卸皇室的責任,如蔡上翔以為「荊公之時,國家全盛,熙河之捷,擴地數千里,開國百年以來所未有者。南渡以後,元佑諸賢之子孫,及蘇程之門人故吏,發憤于黨禁之禍,以攻蔡京為未足,乃以敗亂之由,推原於荊公,皆妄說也。其實徽欽之禍,由於蔡京。蔡京之用,由於溫公。而龜山之用,又由於蔡京,波瀾相推,全與荊公無涉。」。以後歷朝歷代均以此作為依據,對其變法做出這樣的判斷,以至於在宋元話本裡有文章專門諷刺。

但是王安石的家鄉的一些文人出於同鄉的原因進行了一些爭辯,例如陸九淵等。

歷史發展到近代,中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變故,改革的呼聲日益提高,所以對王安石變法開始進行正面的評價,主要的人物有梁啟超、嚴復等,他們從社會現實需要出發,呼籲改革精神。以後對王安石變法的研究越來越多,並在民國時期有所推廣。

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對王安石的評價主要從階級等角度出發,以後逐漸取消了這種方法,從具體的利益角度來看他的變法。主要研究者有漆俠、鄧廣銘等。

在海外,美籍華裔歷史學家黃仁宇就認為,王安石的多項改革,涉及將當時的中國進行大規模的商業,以及數目字管理,但不見容於當時的官宦文化,亦缺乏有關技術能力而無法取得成功。

沒有留言: